博书网
博书网 > 近日点 > 18
字体:      护眼 关灯

18

 

宋于慧昨晚留在了医院,他们的早饭便无人照料,今天是周日,应再芒不需要赶时间去上课,但商恪还要去公司。商恪像往常那样身着西装下楼,本以为这会应再芒还在他房间里,还没走到餐厅,就听见一阵叮叮咣咣餐具碰撞的声音,商恪向厨房望去,看到应再芒手忙脚乱的背影,有些意外。

“你在做什么?”

闻声应再芒也没回头,擦了擦手将保温桶打开,活力满满地说:“哥你起床啦,我问了宋阿姨,她说妈昨晚就醒了,情况还不错,我煮了粥,带去医院给她喝,也留了你的份。”

应再芒说完,又风风火火地去拿碗给商恪盛粥,商恪上前:“我来吧。”

“好。”应再芒弯着眼睛笑了笑,也不推让,他们之间平和自然的氛围看起来就是一家人。

商恪将粥盛在碗里,浓郁的米香扑鼻而来,氤氲着热气,米粒煮的软烂,火候也刚刚好,看起来费了些功夫,应再芒应该很早就起床了。

商恪盛了两碗,坐在餐桌前等了一会,见应再芒抱着保温桶急匆匆地要出门,商恪叫住他:“你不吃吗?”

“不了,”应再芒在商恪身前站定,说,“我怕妈饿肚子,要快点过去。”

应再芒仰起头看着商恪,眼睛很亮地求他:“哥,今天有空的话,去医院看看妈好不好?”

商恪凝视着他,喉结动了动,说:“好。”

应再芒露出满足的笑容:“我走啦哥。”

应再芒的头发有点乱,商恪想替他整理一下,但应再芒走的很急,商恪抬起的手又空落落地垂下去。

周日的早晨路上并不拥堵,应再芒很快就到了医院,他按电梯上楼,昨天从手术室出来商恪直接为曲曼安排了单人病房,应再芒找起来也不吃力。不确定曲曼有没有醒,应再芒推开门的动作很轻,进去后看到曲曼已经醒了。

“宁宁过来啦。”

宋于慧最先看到他,应再芒抱着保温桶来到病床前,对曲曼展露一个温和的笑容:“妈妈,身体感觉怎么样?”他的手轻轻放在曲曼打着石膏的左腿上,问,“痛不痛啊?”

曲曼没说话,愣愣地盯着应再芒,应再芒也没在意,转而去问宋于慧:“宋阿姨,妈妈吃早饭了吗?”

“没有,”宋于慧摇摇头,“早饭买回来,但夫人不想吃,在那边都放凉了。”

应再芒坐在床边,习惯地握住曲曼的手,温声细语地问:“妈妈,我带了粥过来,要不要喝一点?”

“我没胃口。”曲曼说,声音清清冷冷的,不同于她发病时的疯癫或者沉浸在幻想中时那种母亲对孩子纵容轻哄的语气,让应再芒意外,也感到陌生。

应再芒对于冒充商宁这件事本就心虚,一点点变化都足以引起他的警惕,他握着曲曼的手一瞬间胆怯地想要收回,现在的曲曼和以往太不同了,让应再芒不得不怀疑他在曲曼面前是否已经被看穿。

应再芒原本发自内心的笑容开始变得凝滞,干涩,在心中思考他该怎么应对,这时曲曼抓着他的手,又说:“宝宝,我不想在这里。”

“不喜欢吗?”应再芒不动声色地问。

“不喜欢,我要回家,要回家!”

面对曲曼孩童般耍赖的语气,应再芒稍稍放下心,应该只是环境变了曲曼不适应,那一瞬间的陌生也许是他的错觉。

应再芒哄她:“妈妈,你不记得了吗?你受伤了,要在这里养好伤才能回家。”

曲曼撇了撇嘴,很不高兴的:“不能回家吗?”

应再芒不厌其烦地告诉她:“身体好了我们就回家。”

应再芒指着曲曼腿上的石膏,示意她:“你看,因为妈妈很不听话,导致这里受伤了,如果不在医院恢复好,妈妈就不能走路,以后我们也不能去踏青了。”

应再芒的话对曲曼很有用,她听了之后就变得紧张,不断问应再芒怎么办,应再芒把粥倒在小碗里,告诉曲曼吃东西就可以更快恢复,在应再芒半推半哄下,曲曼总算喝了两碗粥。

怕曲曼在医院待不住,应再芒用聊天来吸引她的注意力,故意逗她笑,上午过的也算轻松。

因为答应了应再芒会来医院,上午商恪把紧要的工作加快进度处理完,赶着中午的时间顺便带着午饭过来了,曲曼养伤需要忌口,所以给她另外准备了一份。

到了之后商恪站在病房门前,能隐隐约约听到里面传出的欢声笑语,他站着等了一会,直到笑声微微敛去后才推开门。

应再芒寻声回头望去,看到商恪后脸上的笑意加深:“哥来啦。”

商恪应一声,视线落在应再芒身上,又转向病床上的曲曼,曲曼和他对视一眼,没说话,不到一秒的时间里就把目光挪开了。商恪了然于心,不再向曲曼投去过多的关注,只看着应再芒,说:“过来吃饭。”

应再芒留意不到商恪和曲曼之间的暗流涌动,听商恪喊他,脚步便不受控的欢快地走过去,边帮商恪打开餐盒,边闲话着家常:“我还以为你要到下午才有空。”

“吃过午饭就回去了。”商恪说,看到应再芒的头发还是那么乱,心里有些烦躁。

“没关系,虽然时间有点短,但看到你过来,妈肯定会很开心的。”应再芒说的志在必得。

商恪没有回答。

病房里很宽敞,也有餐桌,卫浴等等一些生活设施,曲曼需要照顾,便先由崔阿姨陪着,宋于慧和他们一起吃,吃完后再换崔阿姨。

就算是在医院,他们之间的氛围还是和在家里一样,宋于慧热切地为应再芒夹菜,嘱咐他多吃点。在留意到她为应再芒特意挑过刺的鱼肉放在餐碟里一直没动过之后,宋于慧关切地问:“宁宁,怎么不吃鱼呀,不合胃口吗?”

应再芒下意识道:“不是,我海鲜过敏。”

闻言,商恪的目光一顿,接着他用那种很平常的,仿佛闲聊的语气说:“小时候怎么没听过你对海鲜过敏。”

商恪的语气也如应再芒那般随意,好像这只是在饭桌上谈论的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却瞬间令应再芒警惕,他心中打鼓,又因为自己不经思索的口舌之快而后悔恼怒,应再芒垂下眸,怕被商恪看到过多的,不该出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情绪,他逼迫自己冷静,决不能露出破绽。

片刻后,应再芒扬起脸,精心塑造出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我也不清楚诶……”

应再芒咬着筷子,面带回想,看上去很无辜:“我从小时候就在听我爸妈说我海鲜过敏,他们这么说那我肯定就不吃了啊。”

现在就在医院,趁症状没有发作前去拿药,或者借口出去催吐,反正商恪不会待太久,足够他耍一个精妙绝伦的诡计。

应再芒不以为意道:“我也很好奇,我还没经历过过敏的症状,到底有没有,我试一下不就好了。”

说着,他用筷子去夹餐碟里的鱼肉。

忽然间,应再芒的手腕被商恪握住,在筷子夹上鱼肉之前阻止了他,商恪淡声道:“不要吃了。”

应再芒也不坚持,见好就收,用埋怨的嘟囔来掩饰情绪从最高处猛然间坠落的忐忑:“我本来也不爱吃鱼,鱼刺真的好麻烦……”

这一顿饭应再芒吃得心不在焉,午饭后商恪没坐多久就要回去,而曲曼需要安静和休息,宋于慧便提议让应再芒先回家,等曲曼精神养好了再来也不迟。应再芒心绪本就有些乱,现在独身一人到没有商恪的地方整理是最好的选择。他一直以为自己演的很好,却自始至终都忽略了重要的细节,他要想办法从商恪那里得到更多。

应再芒不做推脱,背上包走出病房,商恪跟在他身侧,说:“我送你。”

出于心虚,应再芒不想和商恪共处一个车厢里,他装作很体贴的样子:“哥,你不是忙吗?送我回去好麻烦的,而且有司机啊,你不用再跑一趟的。”

商恪没说话,径直往前走,脚步比应再芒稍快一些,应再芒以为他没听到。

一路追着商恪到医院的停车场,“哥……”应再芒叫他,想跟商恪说他要去别的地方所以不用送了,声音落在地下停车场里带着空荡的回响,这时商恪停下脚步,骤然转身,停车场里光线不足,有些昏暗,不知从哪吹来了阴凉潮湿的风,应再芒含在嘴边的说辞在看到眼前的场景后喃喃地化作了无声。

商恪在盯着他,心虚篡改了应再芒的感官,以为商恪的晦暗不清的眸光里隐藏的是被欺骗的愤怒,是要拆穿的对峙,风又来了,应再芒感觉自己后脊背开始发凉,他能言善辩的嘴巴被封住了,静默无声地等待商恪的审判。

商恪向前一步,向他走近,皮鞋落在地面上的轻磕声,沉重的,绝望的,应再芒看到商恪抬起了手,那一瞬间他停滞了呼吸,下意识地闭上眼迎接未知的恐惧。

商恪的手落在了他的头顶,很轻,应再芒能感觉到自己的头发被拨动,他困惑地睁开眼,对上了商恪表情很淡,但隐隐含着笑意的眼睛:“闭眼干什么?以为我要打你?”

商恪收回手,但仍感觉到柔软到恼人的发丝缠绕在他指尖,有了意识似的,怎么都挣脱不掉,在昏暗里他捻了捻指尖,说:“你头发很乱。”

应再芒下意识抬起手按在自己发顶,很呆很茫然地哦了一声。

商恪也不再提要送应再芒的事,仿佛只是一个并不诚心的提议,对应再芒说:“回去吧。”

应再芒还傻乎乎地摸着自己的头,听完商恪的话思考了几秒,魂不守舍地问:“回哪里?”

商恪好像是轻轻笑了,应再芒不敢确定,现在他整个人处在一种很奇怪的飘忽的状态,所有的感官都被蒙上了模糊的屏障,只心中的雀跃在急速升腾,膨胀,切断了他的大脑与敏锐的联系,应再芒觉得他好像成了某种很缺乏关怀和触碰的人,只被商恪摸了摸头,就窃喜的迷失了自己,这实在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商恪问应再芒司机把车停在了哪里,应再芒思考了一会,接着摇头说不知道。

商恪又拿出手机打给言锐,通知他会议延后一个小时,最后还是履行了他的话开车送应再芒回家。

坐上商恪的车,应再芒把车窗打开,吹了会凉风之后,那种短暂但狂热袭来的雀跃心动总算冷却下来,应再芒望着窗外,借着冷风理清思绪,他现在开始处于被动的位置了,海鲜过敏这件事会是一个巨大的破绽,但商恪的态度很奇怪,没有发作,没有追究,仿佛再平常不过,商恪这个反应,让应再芒疑心要么是商恪接受了他不太精明的说辞,要么商恪对这一切心知肚明。

可是第二个假设应再芒左思右想都觉得不成立,他能感觉到,商恪是真的把他当成了商宁,把他当成亲弟弟,如果商恪早就知道他是假冒的,刚才在医院也就不会说小时候没有海鲜过敏这种监守自盗的话,不必对他恨铁不成钢,不必花这么多心思培养他,商恪一贯会选择对他最有利的方式,应再芒站在商恪的行为模式上思考,商恪会直接找上他,让他演一场戏只为给曲曼看,底细从一开始就坦诚,也就不会有暴露的风险。可是这样的话,随便一个人都可以,为什么单单是他?

商恪手里那份能证明他们有血缘关系的鉴定报告到底从哪里来的?不会是商恪手下的人做的,这是一个很致命的纰漏,至少在应再芒的认知里,为商恪办事的人实在没必要担着风险这么做,还有另一种可能——有第三个人在中间搞鬼。

应再芒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是他?为什么一定是他?第三个人既然可以拿到商宁的dna,又为什么选定他去做商恪的弟弟,有什么理由要把商宁隐藏起来?他和商恪不可能是亲兄弟,迟早会有暴露的一天,这么做不是让原本简单的事变得更复杂了吗?

越往下想,应再芒越觉得他好像被拉进了一个深不可测的泥潭里,他在不知何时就被人盯上掌控了,第三人可以很轻易地接触到商宁,同时也认识他,会是在他身边可以很轻易地拿到他的dna的人吗?应再芒又想到这根本不需要,他的dna无法与商恪匹配,拿到也没什么用,这么一来他要思考第三人是谁的范围又扩大了。

他身边有这样一个人吗?如果范围扩大,第三人也许会藏在他不认识或者没有接触过的人里,但对方可以在暗处观察他,应再芒更没有头绪。他平庸且碌碌无为,称不上特别,为什么选定他去替代商宁?难道他之前和商宁接触过?

应再芒觉得有这个可能。对了,商宁也有白血病,也许这就是他被选中的关键。他之前问商恪小时候的照片时商恪一概回答没有,如果能见到真正的商宁长什么样子,他才能去对比搜索,以此来判断他和商宁到底有没有见过。

这个第三人也足够了解他,知道他见钱眼开,贪图势力,不会放过这个送上门的机会,如果他咬死了他不是商宁,和商恪重新做一份亲子鉴定,那第三人的安排可就全都功亏一篑了。

第三人的目的、商宁的照片和商恪是否知道他被欺骗,捋清他将来要关注的重点之后,应再芒换了个表情,看着商恪,表现的很怯懦,试探地问:“哥,我真的和小时候差别很大吗?”

商恪专心开车,闻言淡淡道:“太久了,不记得。”

“那……有没有什么令你印象很深刻的事呢?”商恪这种无所谓的态度反而令应再芒焦灼。

商恪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说:“别多想,海鲜过敏的事是我记错了,你小时候就不怎么爱吃鱼和虾,没有发作过症状,所以我对这件事忽略了。”

应再芒隐约察觉到,商恪想就此揭过,他不想再深究了。可这样一来,对于商恪到底知不知道他不是商宁这件事的答案就变得更模棱两可了。应再芒拿不准商恪的态度,但如果他再追着不放,就证明他在心虚慌乱了。

应再芒故作轻松地说:“今天妈的气色看起来还不错,但是石膏要很久才能拆掉吧?今天妈一直在说医院里不好,她不想待在那里。”

“哥,等妈的情况稳定之后,我们把她接回家吧。”

商恪刚要说话,电话响起,商恪接了,谈论的是工作的事,应再芒便安安静静的不出声打扰,他以为刚才的提议商恪一定会接受,说过之后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工作上的事不能耽搁太久,商恪把应再芒送到家又立即走了。应再芒抬眼望着眼前雅观精致的别院,商恪说过为了防止曲曼发病所以家里不会放以前的照片,那么从曲曼房间里找到商宁的照片就不可能了,商恪不会允许。

商恪的房间会不会有?应再芒带着这个念头走进别墅,缓慢地上楼,来到商恪的房门前。应再芒权衡了很久,最后还是放弃了,他不想干出趁商恪不在翻他房间的事,被商恪发现很不好解释,况且商恪对他的态度还是一如往常,既然没有怀疑他,那他何必陷入自证的困境里。

宋于慧得了商恪的指示,从医院离开回到了别院,正巧生鲜和蔬菜已经送到,便着手开始准备晚饭,应再芒还想着下午再去一趟医院,下楼后看到宋于慧时有些讶异:“宋阿姨?你回来了?”

宋于慧眯起眼睛笑笑,很亲切:“对呀,正要给你们做晚饭。”

应再芒担心地问:“那医院那边……”

“商恪已经找了人去照顾,不用担心,商恪要上班你还要上学,也得有人给你们做饭呀。”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