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书网
博书网 > 摧眉(年代 糙汉 女方粗口) > 113/物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113/物理

 

七月下旬江秀丽教授才从甘肃回到陈家坝。

不是一人回的,还带回甘肃最大报社的老编辑、主笔、副主笔、以及两个总是端着照相机的小青年。这些人受上级委任,为陈家坝战国墓的发现、挖掘、出土文物做一系列深入的专题报道。

江教授才到坝上,一条腿还在车里,手已经出去招呼学生。

“那小妮子呢,快把她找来。”

指的是杜蘅。

这是她的头等大事。

秋收在即,场部学校没有暑假一说,七月八月老师们都在加紧给学生上课,到九十月要给他们放秋收的假,回各家当劳力,参与抢收。

杜蘅必须把课上完,只能让对方久等一小时。

天热,为方便工作江教授把头发铰了。

杜蘅来的时候,正见她打了盆水在擦脸擦脖子,大概刚下过现场,皮肤被毒猛的太阳晒到泛红。

帐篷到处是一位醉心工作的学者留下的种种痕迹,连行军床上也摆着一摞手稿,桌上茶缸泡的是甘肃罗布麻茶,一股草气。

“先别急着张口,有话和你说。”

单刀直入,是江教授不改的个性。

她下巴一扭,让杜蘅坐下。

脸盆里再次响起涤洗毛巾的水声。

这段日子,江教授没少做她的功课,并且应该和薛老教授通过信,得知全面恢复高考一事,所以话里没有半点遮掩。

提及汪老师,足以说明对她做了更为深入的背景调查。

江教授的话全是理。

直白告诉她,学术界不是高风亮节的地方,文人学者也圈地,也打文墨战,任何学科都一样,讲究门第,知道什么叫文阀吧?

杜蘅不点头,也不摇头。

这不是她该参与的话题。

江教授继续往下说,人最难免的是联结,是关系网,越高深的学科,脉络越是复杂,这是改变不了的常态,哪朝哪代不讲门户?

譬如物理,就算通过不久后的高考进入全国最高学府,以你小妮子的本事将来最好的去处是高能物理研究所。

“可你进得去吗?你进不去,漫说好好做研究,发挥才干。”

“不是吓唬你。”

这话如果是夏教授来说,一定点到为止,不可能像江教授一样,手里团个滴水的毛巾,一句句,把话解剖开说。

说得血淋淋的。

全是肯綮,全是道理。

汪湘莲,上头对他的调查是透彻的,在美期间的研究曾经获得过aec(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资助,与外国科学家私交密切,有书信往来,信件内容涉及重要军工武器,这些都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再说杜仲明,你爸爸的敌对行为还未有个定论。

一个是授业恩师。

一个是生身父亲。

“单单两座大山压在你肩上,光靠天赋,物理这条路走不通,处处都是阻碍。他们的问题不解决,你小妮子的政治面目不清爽,不可能接触到真正最前线的物理研究。”

“你这颗脑瓜哟。”

江教授一放松,四川口音又冒了出来,问杜蘅:“晓不晓得啥子叫灯光理论?”

杜蘅点头。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